【閱讀分享】《阿德勒教你面對人生困境》:由關懷他人開始,建立

 

書名:阿德勒教你面對人生困境:如何面對無法躲避的人生課題,減少多餘的痛苦,堅強活下去的心理學│アドラー 人生を生き抜く心理学

作者:岸見一郎

譯者:鄭舜瓏

出版社:遠流

出版年份:2017年

 

作者將個體心理學創辦人阿德勒的思想及經歷,匯集為一本賜予人力量的書,獲得不少人生方向的得著,相信看完這本書後會對如何活得有意義有一番深刻的體悟。

 

  簡單介紹阿德勒的背景,他是一位精神科醫生,曾經與心理學家佛洛伊德同在精神分析學會。二人因為相信的理念有差異以致分道揚鑣,這讓阿德勒創辦個體心理學,故名思義這代表阿德勒深信心理學探索的是個人本身,這是他的學說最關心的東西。

 

由自己賦予人生經歷的意義

  阿德勒認為人生經歷的意義是由自己賦予,我們往往會受過去經歷影響,造成心理創傷,但阿德勒鼓勵人找出合理因由解釋事情,如因為一次考試的失敗經歷,進不到好的學校,也可想成有那次的經歷才在另一間學校,遇到後來的好朋友,人亦可將失敗視作寶貴的學習經歷,因此經驗可以不被他人決定,再由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。

 

  我們常將經歷歸咎於一個原因,但假如問題的成因在過去,也難以改變,因而阿德勒主張目的論,他相信人能夠改變,專注為可改變的未來訂立目標,然後在現在有所改變,再重新詮釋過去經歷的意義,達至改變過去的效果

 

人做的每一件事都基於好處?

  以上提及的目的論據書中所述,指任何人都會以追求好處為目的,即使一個人做了多壞的事情,在當刻他會覺得這是「善」,對自己有利就會有所行動。即使是非常消極的逃避,都會有一個目的驅使而成。阿德勒的心理治療會基於以上的理論,找尋人本來「目的」並訂立對未來有利的全新目標。他認為精神健康問題的原因不是由過去經歷造成,而是由個人選擇以什麼態度去達至目的,如為了得到別人的關愛而選擇消極生活,這樣就會影響精神健康。

 

不同態度決定經歷的好壞

即使所有人都活在同一個世界,但人總是帶著「有色眼鏡」,這個偏見讓每一個人都活在自己定義的世界裡,因此每個人都可以從不同經歷決定自己的去向,決定自己的生活型態。例如可能遺傳人各種固有能力及性格,但是認定某些事是由遺傳造成,那麼就會對能力設限,重點應是如何使用那些能力。而不同的生活態度,會帶來截然不同的經驗,當不認為生活由自己決定,那麼就會容易將責任推卸給外在環境。

 

將他人當作同伴,透過貢獻尋找自身價值

  上面提到要對經歷賦予意義,但書中提到這不應變得太個人化,意義除了對自己有用,都要被社會大眾接受,我們需要與世界有「共同體的感覺」,意思是人們在共同生存的世界,都會是世界的一部份,所以要關心其他人。人在社會無法獨自生存,一定會與人交雜,溝通就是為了互相理解感受所以出現,要達到共同體的感受,首要是對人關心,將人當作同伴,而非敵人,這個看待別人是同伴或敵人的想法,同時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價值。以自我出發去思考的人是難以正確理解他人,看待世界的角度都會變得狹窄,我們除了關心自己,還應關心能為別人帶來哪些貢獻,相互合作及影響

 

  比如書中提出面對精神健康問題,個體心理學專注在改善生活型態上,將自我中心的想法變為對人關心,將別人當作同伴就會作出貢獻,走出只顧著自我的漩渦裡,並且放下追求別人的認同,轉向肯定自己是有能力的人。

 

  最後個體心理學鼓勵我們賦予別人勇氣,貢獻感愈高的人對生活的滿足都會愈高,因為透過為人做出貢獻,看到自己的價值,然後喜歡有價值的自己,從而有勇氣面對生活中的難關。總言而之,有別人的存在才使個人變得完整,因此將別人當作同伴,主動幫助別人,同時接受別人的幫助,這樣才會有自我的價值。

 

  對此我深信對他人好,自己都會變好,我們總會從幫助別人之中,得到好的回饋,這是一個互相幫助的循環。既然我們身於這個社會,我們就應該要有與人相連的「共同體感覺」,用同理心看待別人的感受,如果社會所有人都只顧著自己,人與人的關聯變得薄弱,只會剩下一個冷漠的社會,所以個體心理學才鼓勵人要互相支持,需要幫忙時不感到羞愧,而且主動地關懷身邊的人,就可建立美好的社會氛圍。跟隨這份價值,以此書的全新角度思考人生意義,壓抑和焦躁會減少,不管別人以什麼態度看待事情,這份待人如己,並喜愛自己的價值,絕對能讓自己生活過得愈來愈好

 

 

文/永晝(Boris)

 

❄️發佈資訊的平台 Your son Instagram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your_son852/ 

 (全新經營,每日一帖,希望獲得你的追隨 【電影心得】《明天過後》──當世界被暴雪掩埋)

 

❄️永晝Instagram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borist_daylight/

@borist_daylight

❄️永晝Facebook帳戶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boris.tang.560/

永動機火車頭Facebook page

瀏覽 晝暮如常創作屋Facebook專頁

(歡迎follow)

===========

延伸閱讀:

 
arrow
arrow

    晝暮如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